2018年1-7月我国项目成交现状
是指由社会资本和政府通过多种合作方式一起提供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投资的模式,其收益来源于三种途径:使用者付费、可行性缺口补助和政府付费。根据运作方式的不同,PPP项目又可以分为服务外包类、特许经营类和永久私有化类,目前我国PPP项目主要采用BOT模式,占比达到74%。
PPP项目发展经历了从爆发到规范的过程。2014年末财政部和发改委先后颁布PPP项目操作指南和指导意见,随着2014年财政部43号文和2015年新预算法的执行,政府的融资途径受阻,PPP模式的优越性显现。在2015年中旬关于PPP项目的顶层设计文件发布后,PPP项目正式进入加速期。
2018年7月全国共成交了183个PPP项目,共计1923.97亿元,截止至2018年7月底,全国范围内公布中标的PPP项目已达到11.52万亿元,总个数为7904个。7月PPP落地项目规模较上月有所增加,但项目个数有所下降。
从项目规模和项目数量看,均呈现出两个共同的特点。其一,2018年PPP项目成交规模和数量较2017年显著下降;这是因为PPP项目爆发式增长背后问题凸显,2017年11月多部委出台规范PPP项目的监管意见,PPP项目入库速度开始放缓。
财政部开始对PPP项目库进行整理,一些不符合规范或者不适合使用PPP方式的项目逐渐被清理出PPP项目库。其二,2018年4月份开始PPP项目规模和数量呈下降趋势,一直延续到7月份;这是因为此前财政部退库的时间节点为2018年3月底,而在此后“对于逾期未完成清理工作的地区,由财政部PPP中心指导并督促其于30日内完成整改”。
我国PPP项目投向:交通和市政为主
根据财政部和发改委发布的PPP指导意见,PPP项目主要投向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项目需要具备透明的定价机制、稳定的现金流。具体来看,19个一级行业包括能源、交通运输、水利建设、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市政工程、城镇综合开发、农业、林业、科技、保障性安居工程、旅游、医疗卫生、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社会保障、政府基础设施等。
截止到2018年7月底,交通运输行业累计成交1096个PPP项目,累计金额为34507.3亿元。排名第一的交通运输行业包括了公路、铁路、航道航运、交通枢纽、港口码头、机场、隧道、桥梁等12个二级行业。
截止到2018年7月底,市政工程行业累计成交3292个PPP项目,累计金额为34450.9亿元。市政工程包括了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供冷、公园、停车场、地下综合管廊、垃圾处理、市政道路等18个二级行业。
截止到2018年7月底,城镇综合开发行业累计成交3554个PPP项目,累计金额为16376.2亿元。城镇综合开发包括了园区开发、城镇化建设、土地储备、厂房建设等5个二级行业。
2018年7月,市政工程行业以617.5亿元的成交金额占据了行业成交榜的首位,生态环境保护和城镇综合开发行业也贡献了较大的成交份额。7月份的行业分布与历年累计行业分布情况稍有不同,但前四名基本保持一致,只是在侧重点上有些差别,具体如下图所示。
我国PPP项目资金:社会资本以国有企业为主
社会资本在参与PPP项目的时候往往会成立一个项目公司,而项目公司的资金来源于两块。一块是公司本身的资本金,主要来自PPP项目发起人入股资金、政府相关事业单位投资、财政补贴以及PPP基金的股权投资。根据规定,PPP项目公司的资本金要求在20%-30%,具体各行业之间会有所差异。例如交通运输类项目最低资本金为20%,港口机场类项目资本金为25%,保障性住房项目资本金为20%。除了资本金以外,项目的其余投资资金主要来自贷款,其中包括银行贷款和项目发起公司的委托贷款。值得注意得是,项目发起公司将资金以贷款而不是资本金形式投入PPP公司,主要是为了降低投资风险,因此也造成了“小马拉大车”的问题。同时,目前PPP项目也在尝试发行项目收益债和利用资产证券化来实现项目融资。
2018年7月中标规模最大的项目为南阳市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一期)PPP项目,项目规模达到了138.17亿。
参与PPP项目的社会资本有超过76%来自国有企业。据明树数据统计,按照社会资本的所有制进行划分,国有非上市公司占PPP项目投资公司的55%,而国有上市公司占21%。相比之下,民营非上市公司和上市公司占比仅为15%和9%。国有企业参与PPP项目一方面是因为建筑承包商中国有企业占比较高,另一方面,也反映出PPP项目的民间资本参与度并不高,这违背了政府鼓励发展PPP项目的初衷。
2018年7月,东莞市东清水污染治理有限公司以累计231.93亿元的中标金额在市场力压群雄。排名前10的社会资本分别如下表(以下仅统计社会资本作为牵头人或者单独中标的业绩),前十名中仅一个企业中标社会资本源于民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