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记·sbobet官网

×

新闻动态

危废掘金:小行业有大市场
发布时间:2016-05-31  来源:利记·sbobet官网 

    垃圾焚烧价格战,近期持续“走红”,成为固废领域关注的焦点,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市场秩序也饱受冲击。与此同时,危险废弃物处理处置却呈现诸多机遇,很多企业将其作为发展的重点,危废处理处置,成为红海中的一片蓝海。

    然而,近年来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倾倒和利用处置不当事件频发,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就在前不久,浙江省衢州市龙游法院对某公司非法处置危险物质重大污染环境案依法公开宣判,成为“两高”《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出台后的全国首例环保大案,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危险废弃物处理处置为何炙手可热?危废行业,挑战与机遇并存,政府和企业该如何应对?

    危废治理 困惑中前行

    百度百科资料显示,据不完全估计,全世界每年的危险废弃物产生量为3.3亿吨。

    危险废弃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目前列入国家危废名录的有49大类,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感染性等危险特性,处理不当可能对环境或人体健康造成有害影响。

    新《环保法》出台后,危险废物处理需求大量增加,有关资料显示,全国现有的处理处置能力,加在一起3500多万吨。但是也有专家表示,实际上危险废物产生量远远不止3500万吨,5000万吨、8000万吨、1亿吨这样的数字可能都存在。

    而且,这几年危废处理价格一路飙升,原先3000-4000元/吨的价格已经让人咋舌了,现在6000-8000元/吨的价格都也很平常,甚至上万元/吨的价格也不鲜见。

    从处理价格和处理总量来看,危废行业炙手可热,一片利好,然而亲历其中,仍感两大担忧。

    政策不够完善,监管制度不够严格。

    1月1日,《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指标体系(修订版)》生效,为我国危废处理提供了有效的向导。

    对于政府而言,危废处置相当于应急抢险,如果不能提高及时处理的能力,会带来很大的社会问题。危险废物集中的地方,可能是危险集中、污染集中的地方。在我国的一些地区仍然存在非法收集、转运和处置危险固体废弃物的现象。尽管政府对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关注度越来越高,但国家投入的资金仍然无法满足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的需求。部分省市不能有效地对危废进行管理,规划布局不合理、集中处理难度大等问题凸显。而且,有些处理后的产物不但没有达到无毒无害化的程度,甚至还会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

    对于危废管理的环保工作人员来言,危废管理是个技术活,需要掌握化工、环保、安全等多学科知识。而且很多管理者将违法者绳之以法之后,案件查处时,又涉及到渎职、失职追究的考验,这个需要利记·sbobet官网的制度设计更加完善,也需要环保人有更大的勇气和信心。

    近年来,环保部门加强了危险废物的规范化管理,有效堵住了企业不合规的处置途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将“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三吨以上的”认定为严重污染环境,极大地威慑了产废企业,提升了企业的守法意识,危险废物规范化处置需求进一步增加。

    危险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策。但当务之急,必须快速提升危险废物的处置能力,彻底解决市场失衡的问题。各地要重视危险废物处置,将危废处置纳入当地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切实加大人力、物力投入。要加大简政放权的力度,将危险废物综合处置项目经营许可证的审批权限下放至地市级环保部门,增加各级基层环保部门的权限,减少行政审批干预;要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和企业的主体作用,鼓励企业全方位参与集中危险废物处置工程建设,鼓励重点企业自建处置设施,就地消化,充分释放市场活力,让广大企业成为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的积极投资者和红利获得者;要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监督危险废物处置单位的建设和运行,督促企业守法经营。

    我国的危废行业处于快速发展期,政府“这双大手”在危废监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配合市场,使得危废行业稳妥发展。

    企业左右为难,处置能力严重失衡。

    危险废物得不到妥善处置,直接威胁当地的环境质量。如不慎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人类一旦通过食物和水等长期摄入有毒物质,会造成人体毒素的积聚,导致体内细胞的畸变和癌变。

    就现状而言,危废处理企业面临“吃不饱”和“吃不下”的尴尬。很多企业寻求合规的方法处置危废,已经签约但尚未履行处置合同的情况非常普遍,但也不乏一些危废处置企业空有处置能力但一直处于“吃不饱”状态。

    从全国范围来看,一些省市尚不具备危险废物处理设施,但东部地区很多省份现有的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已经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新建设施滞后,危废常年处于堆积状态,埋下了不少环境隐患。如果当地处理不了,可以合法地转移出去,尝试让有处理能力的省份去做吗?

    对于这一问题,不少企业给出的答复是:理论上可行,但现实阻力不小。

    传统“七联单”记录着危险废物的整个转移过程。危废须经移出地和接收地各级环保部门审批同意,从移出地到接受地需要经历县、市、省等6个层级的审批,历时长达半年之久,在此期间企业的固废不得不在厂区内一直堆放。

    跨地区转移危废流程复杂,审批周期长,监管部门执行危险废物就近处置、本地优先的政策,不同地区各建各的、各用各的、各管各的。即使本地“吃不饱”,也不允许外地危险废物进来,就算本地“吃不下”,也转不走,不知道哪里肯接受。

    因此,加强区域危险废物管理的协调联动,实现区域危险废物管理资源的统一布局,构建共享、共用、共管的区域危险废物管理大平台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