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记·sbobet官网

×

新闻动态

節能環保產業前景可期
 发布时间:2015-08-11 来源:利记·sbobet官网 

    霧霾、PM2.5、空氣污染、溫室效應,近幾年,當這些熱門辭彙以特殊事件的方式頻繁出現在媒體和公眾視線中,對環保的關注也隨之逐漸升溫,節能環保作為新興產業也在全球關注的背景下迅速發展。有資料顯示,“十二五”期間,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產值年均增長15%以上,到2015年,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或達到4.5萬億元,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左右,節能環保產業未來有望成為推動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了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五位一體”的建設,體現了對生態文明建設重要戰略地位的認同,也體現了政府正確處理人與自然和社會關係的責任意識。這預示著發展中的中國環境保護意識的覺醒,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

    如今,節能環保產業作為國家加快培育和發展的7個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幾乎滲透於經濟活動的所有領域,它以有效緩解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所面臨的資源、環境瓶頸制約為目標,力促產業結構升級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涉及節能環保技術裝備、產品和服務等,產業鏈長,關聯度大,吸納就業能力強,對經濟增長拉動作用明顯。是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內在要求,是推動節能減排,發展綠色經濟和迴圈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搶佔未來競爭制高點的戰略選擇。

    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治理污染與穩定增長之間確有矛盾。中宇資訊分析師李金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各行業利潤空間比較有限,或是企業為獲取較理想的利潤空間,出於成本考慮,大部分小微企業是不會有什麼環保意識的,部分環保工段形同虛設或環保設備未達標僥倖生產。”

    然而要實現發展就必須先要走上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的新路。經濟發展中最智慧的策略是對環境資源的保護,而不是以破壞環境和透支資源向未來的經濟發展討要籌碼。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只有相互制衡、實現統一,社會才有了持續發展的保障。

    中宇資訊分析師徐時楠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現在環保產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創新能力低,一些核心技術還需要進口,企業自主節能環保技術體系不完善,產品技術含量低。市場不規範,管理缺失,監管不到位,行業壟斷和惡性競爭導致高耗能、高污染設備仍在使用。體系不健全,相關的法治法規還不完善,市場化服務模式有待完善。”

    面對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資源管理研究院副院長張琦認為,打破傳統觀念,用新觀念啟動新模式才是新興產業發展的關鍵。無論是技術標準還是消費觀念,傳統的習慣思維還影響著人們的選擇行為,過去,我國國內儲蓄資產中相當部分是以自然資本損失和生態赤字所換來的,是以資源的超常消耗和生態環境的嚴重退化為代價的。在生態產業日漸全球化的今天,必須開啟全新的思維狀態和發展模式,提高產業技術標準,降低和減少資源能源、原料和原材料的消耗,杜絕高耗能的產業、產品的生產,掌握核心技術,培養創新能力,形成對產業鏈中最具附加值和影響力環節的控制力。

    著名低碳環保學者臧弘印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道:“ 近兩年來,國務院相繼出臺措施,制定相關政策,在大氣、水、土壤的綜合防治方面提出新的任務,強調要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用政策引導,依靠創新機制,積極鼓勵社會資本包括民間資本參與其中,全面激發節能環保產業潛力。”

    近期,國家發改委相關會議指出,為使我國在新一輪經濟增長中佔據有利地位,必須不斷提升節能環保產業競爭力。堅持深化改革、放管結合,更多運用稅收、價格、金融等市場化手段,著力激發市場活力,進一步完善相關法規制度,著力構建節能減排長效機制。

    節能環保產業正在開啟全新的需求空間,迎來發展的新紀元。它在節能降耗、綠色設計、清潔生產等方面的使命和責任幾乎包含了所有產業,在農業方面,包括有機農業、迴圈農業和其他環境友好型農業活動逐漸佔據主體;在工業方面,致力於節能降耗、資源迴圈利用的工業技術和裝備,對於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實現企業發展降本增效等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於服務業而言,設計、規劃、諮詢、總集成、總承包、維護、管理、運營、碳交易、綠色金融等方面的節能環保服務業,正在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認可並選擇,從而形成市場中一支突飛猛進發展的新力量。政策的推動也使得這些潛在的節能環保需求變為真實存在的巨大市場空間,吸引各種資本和企業的彙聚,拉動新的就業需求。當產業發展到一定規模時,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

    記者從發改委瞭解到,今年上半年,單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同比下降幅度較大,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排放總量繼續保持較快下降。節能環保產業的快速發展,是我國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的必然選擇,我國節能環保產業潛力巨大,拉動經濟增長前景廣闊,在未來的國際貿易競爭以及經濟增長中將佔據重要地位,節能環保產業在未來大有可為。

                                                                資訊來源:中國產經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