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但变废为宝并非易事。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程度不断提高、城镇人口数量快速增长,城市生活垃圾也在急剧增加,“垃圾围城”已经是摆在很多城市发展面前的难题。
在填埋、焚烧和堆肥三种主要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上,从处理效率、土地资源等众多因素对比,焚烧已经成为大中城市主流的处理手段。
自1985年深圳建设了第一个垃圾焚烧发电厂以来,垃圾焚烧项目已经在我国东中部地区遍地开花,目前,垃圾焚烧厂的数量已经接近200个。
然而,垃圾焚烧厂一路走来,道路并不平坦,尤其是近几年,遭到了各地民众的强烈反对,更是步履维艰。
较近的一次是,今年5月,杭州市余杭区中泰及附近地区人员因反对垃圾焚烧项目选址引发争议。此前,不同程度的民众反对垃圾焚烧项目落地的新闻频见报端。
垃圾焚烧项目俨然成为了“过街老鼠”,对于民众缺乏理性地“一棒子打死”的做法,一些业界专家和环保企业感到无奈和不解,而一些地方政府更多的是根据势态的发展情况,而选择坚持或妥协。而这只是权宜之计,对于垃圾问题的彻底解决,对于行业的长远发展都无益处。垃圾处理最终仍需找到一条解决之道。
从国外经验来看,日本、澳大利亚等居民能够容忍垃圾焚烧厂紧邻居民区,说明垃圾焚烧对居民健康是可以做到无害的,是可以被接受的。
但国内民众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其根源还是对国内垃圾焚烧企业信任的缺失。资金可以买到技术,但是买不到管理,可以建设最环保的处理设施,却难以保证其正常运行。
而要重塑民众对垃圾焚烧行业的信任,关键在于企业本身。近年来,随着环境监察力度的不断加大,环保法制、体制建设不断完善,垃圾焚烧厂的环境违规问题得到了较大改善。
但是,还应该在信息公开方面做更多工作,使政府的执法、企业的运营更加透明化、公开化,让周围居民不仅了解企业排放数据,还能现场了解周围的环境质量。
同时,能否借助国外的一些做法,给予生活在垃圾焚烧厂周围的居民更多的生活便利,比如提供更多的、更好的基础设施,提供更低廉的水、电等作为一种补偿,这也值得政府有关部门决策时借鉴。
信息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