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部日前会同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5-2014)。实施垃圾焚烧新标准需要增加脱硝设施的建设费用和监测费用,其中运行费用相当于每吨垃圾增加近10元。
目前,我国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资源化、填埋和焚烧三种,不同的处理方式适用条件不同。焚烧是工厂化作业,环境污染相对容易控制,但建设和运行成本都很高。我国现有生活垃圾焚烧设施主要集中在上海、江苏、浙江和广东等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的地区。
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有关负责人介绍,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活垃圾焚烧技术发展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起步晚、发展迅猛,实现了跳跃式发展,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二是具有国际水平的现代化焚烧技术和简易焚烧技术并存发展。
环保部调查显示,我国现行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对二噁英类等污染控制指标要求偏松,采用的是监督性监测的手段,难以对焚烧厂的运行工况和烟气排放进行实时跟踪监测,导致焚烧工况不稳定和烟气排放超标时采取的应急措施滞后,瞬时烟气排放指标超标严重。
该负责人介绍,与现行标准相比,新标准扩大了标准适用范围。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专用焚烧设施的污染控制参照该标准执行;若工业窑炉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掺加生活垃圾的质量超过入炉(窑)物料总质量30%时,其污染控制按照该标准执行。
目前,二噁英类不能达到在线监测的技术水平,根据新标准可通过对运行工况进行在线监控,间接控制二噁英类排放水平。新标准的二噁英类控制限值采用国际上最严格的控制限值,重金属及其他限值均有不同程度收严。
就新标准实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成本问题,上述负责人称,新标准的限值大多比现行标准加严了30%,实施新标准重点需要增加脱硝设施的建设费用和监测费用。脱硝设备建设投资成本每条生产线300万~600万元,运行费用相当于每吨垃圾增加近10元。部分地区小型焚烧设施往往没有完善的烟气处理系统,需要增加建设烟气处理系统,每家焚烧厂烟气处理系统的建设成本大约1500万元。一套烟气在线监测系统需要增加投资700万元,增加运行费用10万元/年。
就公众所关心的新标准没有规定具体的环境防护距离的问题,该负责人解释说,主要是因为大气污染物的环境风险受地形、气象、周围敏感对象等多种因素影响,无法给出统一规定。但这位负责人表示,应通过环境影响评价,确定垃圾焚烧项目具体选址与周围敏感对象之间的距离。新标准给出了环境影响评价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信息来源:第一财经日报